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八十八回 先礼后兵劫蔡邕

永汉元年十月,白波军寇河东,遣中郎将牛辅击之,不克。

十一月拜董卓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爵其母池阳君。

…………

说起来,自董卓入京后,许是重视有加,又许是为安抚羊安。蔡邕竟也水涨船高,三日历经三台,先后迁侍御史、治书御史、尚书,不日旋又迁巴郡太守。

只不过即便手掌刘辩母子,那董卓任舍不得当真放他离京的。遂不待他启程赴任,又迁侍中,拜大鸿儒。

却说那日散朝,蔡邕正往鸿儒寺当差,忽闻身后嘈杂。来不及回身看明真相,已被人一把拽入深巷。

便要发作之时,却见来人单膝跪地道:“我家阿郎冀州刺史羊安请公一叙,为防引人耳目,万不得已出此下策,还请大鸿儒勿怪。”

蔡邕闻言,这才稍罢怒气,旋即明白方才身后,定是为引开董卓耳目。

待外城破观相见,羊安当即行弟子礼,蔡邕却不满道:“回洛阳,怎还这般鬼祟?”

羊安道:“回先生,朝廷有令,刺史不可擅离所部,况皇甫义真前车之鉴,弟子不敢托大。”

蔡邕这才想起前番董卓诈皇甫嵩回京,险些害他性命。再联系自家弟子与弘农王刘辩姻亲关系,心中也就释然。

遂问:“汝既知晓此来凶险,如何还要回京?”

羊安道:“董卓私行废立,又欺天子年幼,独霸朝纲,倒行逆施,而至天下群愤。弟子恐洛阳将乱,累及先生。故请先生随弟子避祸冀州!”

却见蔡邕沉默良久,突又扯开话题,道:“贞姬、昭姬可好?”

羊安闻言,心头一紧。猜到自家先生恐怕不愿随他离京。却是按弟子礼,先答道:“小师姐安好,倒是大师姐,弟子来洛阳时,已有二月身孕。”

蔡邕捋了捋长须,欣慰道好,又问:“可曾取名?”

“不曾。”

却见蔡邕抬头凝思,片刻道:“不若取个霏字?勿论男女皆可适用。”

羊安晓得,这霏字取自《诗经·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一句。正好与蔡邕表字的喈字呼应。

然他此刻却全无心情感慨先生才情。

蔡邕没有上帝视角,不知后事如何。他却晓得历史上蔡邕死的无辜。而如今关东诸侯讨董在即,为招揽人心,他定也要参与其中。如此一来,京中人质如蔡邕、刘辩、何太后等恐怕凶多吉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