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一十回 大甥小舅喜相逢

出洛阳往东,过偃师、巩县,再一路延洛水北上便到五社津,从此地远眺大河(黄河)北岸,乃是温县地界,河内司马氏便世居于此。

“河南士族嘛?”羊安不禁呢喃道。

可是旋即他又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诚然,二千年后的温县与颍川郡在地域上同属河南省,是不折不扣的河南老乡。然在两千年前的此时,如此划分却难免可笑。

温县春秋时谓之温地,属周。后为晋国封地,战国时又属魏国。适时其虽在韩、魏交界,两国又纷争不断,然二百余年间却几乎始终为魏国属地。长平之战后,秦延黄河东扩,不久便占领此地。及至始皇一统天下,置三川郡,温县于是归属其中。后秦灭,项羽分封诸侯,此处又属司马氏先祖殷王司马卬封地。至两汉,四百余年,其始终属司隶校尉部河内郡。再到历史上的魏与西晋,仍属司州河内。

而颍川郡春秋时属郑国,三大夫分晋后,韩灭郑尽得其地。至公元前230年,秦灭韩置颍川郡。楚汉之时此处又为韩王韩成封地。两汉则属豫州刺史部。魏、西晋时仍属豫州。

纵观春秋至西晋近千年时光,温县与颍川或为两国,或为两州。而地域上两地更是分居黄河南北,几乎从无交集。

故所谓“河南士族”,不过是后人以两千年后的地域划分,强行带入两千年前。并以乡情将两地士族附会为同一地域派系罢了。

无独有偶,山东、山西此刻分指崤山(函谷关)左右,直至北朝时才陆续指代太行山两侧。那么将隶属司隶校尉部的河东士族与并州士族划分为山西士族也就同样显得不合适了。

羊安不禁心中感叹:两千年时移势易,世间沧海桑田,时间当真能改变一切。然而他亦坚定认为撇开历史地域,仅以后世眼光、常识去看待前人前事终究有失偏颇。

再说一行人到了五社津,并未急着渡河,而是寻了水驿,盘桓了数日。只因羊安要等的人还没到。

“阿郎,这都等了四五日了,你那小舅,可会不来?”侯三一边往嘴里扒拉着糙米饭,一边问道。

羊安心中飞快盘算着日子。他出发前一日往驿站投得书信,快马自洛阳去一趟阳翟需二日。而从阳翟过太室、少室走轘辕关到五社津约二百四、五十里,牛车也要走三、四日,如此一来便是五、六日的光景。去掉自己到五社津的花的二日功夫。郭嘉即便收到书信,即刻动身北上,怕也要三、四日,如今时间锵锵才过。于是回道:“怎么?这才几日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为您推荐